close

結婚證明翻譯推薦

自2016年開始讓文字藝術跨界時尚,知名書法家董陽孜所策畫的《讀衣》,本年進入第3年,對董陽孜而言「是主要的轉捩點」,夙昔2屆由線條動身,這一次她指定了「無」這個字作為「考題」,她指出:「『無』是東方的哲學」,並強調本身雖已高齡但仍有未盡之志,即是但願將傳統的文字之美傳承下去。

《讀衣》前2年共積累跨越20萬觀展人次,董陽孜近些年的文字藝術跨界更與繪畫、影象、音樂、雕塑、建築等分歧範疇共振,都是期許能發現文字藝術確當代性。

《讀衣III》20日起於台北華山文創園區紅磚區西一和西二館展出,為呼應「無」的形與意,由建築師簡學義設計的展場空間,以多片半透明帷幕區隔出6個服裝設計展區,與進口處的董陽孜墨寶區遙相呼應,顯現「有無之間」的禪意;作為配合策展人暨創意總監的馮亞敏也指出,此次落實了董陽孜的心願,將文字線條轉化為紡織布匹,希望也由此開啟向西方輸出東方文化線條的契機。

中國時報【李怡芸╱台北報道】

「為什麼路上的服裝都是英文?」董陽孜曾如斯自問,而今她更要問「豈非就只有ABC是世界說話?我不忍心。中漢文化正本就活著界上居主要的位置,我不但願年青一代只打電腦只學ABC翻譯」她選擇「無」作為《讀衣III》的主題,並以草、行、楷、隸、篆為根蒂根基寫了22張「無」,她詮釋「無」實際上是「無窮制、無盡藏」,且「天為有,地為無」,在「無」的地盤上,進展年青設計師們能無窮制地長出作品。

揮毫22張「無」 設計師動腦

文字轉化布匹 器械交換契機

董陽孜語重心長指出:「什麼時刻開始小學生不寫字(書法)了?教育部也說不消寫字因為電腦越來越發達。」但她仍要強調「老祖宗要天成翻譯公司們手腦並用啊!」在繁體字之美日漸被輕忽的今日,她進展延續把文字做成視覺藝術並跨界展現現代性,董陽孜嘆:「我希望社會要有共鳴翻譯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翻譯社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agelg7e77rh4 的頭像
    pagelg7e77rh4

    pagelg7e77rh4@outlook.com

    pagelg7e77rh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