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Oct 04 Wed 2017 18:32
《愛上旅行的理由》閱讀心得與佳句分享...
- Oct 04 Wed 2017 10:06
SQL SERVER 2008 R2資料庫設計實務(附DVD) ★更優惠★
- Oct 04 Wed 2017 01:42
十大台式菜英文 Cost down第一位
- Oct 03 Tue 2017 17:15
[請益] ANDROID 7 的設定說話跟雙螢幕
- Oct 03 Tue 2017 08:52
(四十五)假如我懂一個複雜的說話@為你跳一場歇斯底里的芭蕾
- Oct 03 Tue 2017 00:20
藝術賞析好人才為什麼找不到好工作+如何找到合意的工…
- Oct 02 Mon 2017 15:36
留學美國該考雅思還是托福
- Oct 02 Mon 2017 07:05
原民說話法三讀 總統:每族語都是國度語言
- Oct 01 Sun 2017 22:41
何不推行用方言讀古文?
劉新圓/國度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猶記得兩岸剛開放交換時,大陸有專家學者對於台灣人遍及利用「古文」,感應很是驚奇 翻譯社聽到廣播主持人在文娛節目說:「他好聒噪喔!」他們大為讚嘆,想不到文言文 翻譯用詞如斯深切糊口 翻譯社因為新聞報道了這新聞,我也赫然發現,本來「聒噪」是古文,而我們客家人平常罵人囉嗦,也是說「你好會聒啊!」方言保留了大量的古文,例如客語的「食飯」、「日日」,閩南語的「億著」、「掠狂」等等,不勝枚舉。倘若把這些古文寫下來,讀一遍,會發現,原來以為很土的器械,居然變得文雅了。方言不但保存大量的古文字,還保存了古音,尤其在讀古詩詞時,因為入聲字沒有消逝,所以節拍上有長有短,音樂性比國語雄厚太多 翻譯社。-> 翻譯社|,-> 翻譯公司|的-> 翻譯比來文化部在推「國家說話成長法」草案,假如古詩、古文都鼓勵利用方言,讓學生體味母語頓挫抑揚之美,和方言保留的深厚文化底蘊,從而提高對母語的決定信念與驕傲,以說母語為榮,豈不是一舉多得?台灣民眾普遍古文水準高,也許一方面是因為未受過文革浸禮,另外一方面,是古文教育成功。日前我和家人到桂林玩,與一個大陸年青小伙子併筏遊灕江,他說,若是下雨就更美了。我就說:「濃妝淡抹總相宜」,他沒聽懂,我又解釋蘇東坡形容西湖美景的典故,他更沒反映了,八成連蘇軾是誰都不知道。由於說話隨時在變,文字則相對穩定,所以文字跟不上說話的變化速度,是普世的正常現象。但弔詭 翻譯是,經典文章卻往往可以歷經幾百、幾千年而越陳越香,乃至日久彌新。固然良多人厭煩文言文,可是,英國人讀莎士比亞腳本,照樣得辛勞地靠翻譯與斟酌 翻譯社試想,若是因為閱讀困難,而廢掉莎士比亞,或改用大白話,生怕就要「動搖國本」了吧?台灣的古文教育,不是國民當局的專利,早在先民來台時,只要讀得起書 翻譯家庭,就很遍及了。我還熟悉一名出身世家 翻譯尊長,從小操練拿毛筆點標點符號,直到成年 翻譯社如許扎實 翻譯文化傳承,也並未因日本殖民統治而間斷。二戰美軍轟炸台灣時,家母 翻譯外公,還帶著一群小孩躲在防樸陋讀三字經呢!記得高中時,國文老師額外給我們選讀老莊,那時一知半解。但出社會工作,有了較豐富的人生經驗後,重看老子,竟然發現每句都好有事理,一口氣就把它從頭讀完。年青朋侪們,固然古文晦澀難懂,照舊先忍耐著撐過去吧!想昔時我們每冊國文第一課都要讀「偉人」的文章,那才叫味同嚼蠟呢!
- Oct 01 Sun 2017 14:09
應用Lionbridge 多語言SEO 行銷服務,提高網站搜索排名